问题 | 军人叛逃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
释义 | 可以说我国对军人的培养是很大的,而也有不少军人是掌握着军事秘密的,一旦出现叛逃的行为,势必会给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我国《刑法》中规定了军人叛逃罪,对军人的此类行为作出了相应的处罚。那实践中究竟军人叛逃罪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呢?详细内容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什么是军人叛逃罪 (一)军人叛逃罪的概念 军人叛逃罪,是指军职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 (二)军人叛逃罪的构成特征 1、犯罪客体 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军事利益和国(边)境秩序。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拉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主体是军人。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叛逃行为,将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结果,却希望或者放任这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二、军人叛逃罪量刑标准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驾驶航空器、舰船叛逃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如何正确认定军人叛逃罪 (一)本罪与叛逃罪的法规竞合问题 本法对军人叛逃罪和叛逃罪的规定存在部分法规竞合关系,即本法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叛逃罪的规定可以包括一部分军人叛逃罪。当军人叛逃时,应优先适用本章的规定,以军人叛逃罪论处。 (二)区分本罪与逃离部队罪的界限 军人叛逃罪与逃离部队罪都有离队不归的行为,在定罪上可能发生混淆。其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军人叛逃罪侵害的是国防安全秩序,而逃离部队罪侵害的是兵役秩序。 2、军人叛逃罪的行为人必须逃亡到境外,而逃离部队罪的行为人并不要求逃往境外。 3、主观方面,军人叛逃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背叛国家的目的,而逃离部队罪的行为人在主观上仅有逃避服兵役的目的。 军人叛逃到境外的行为本身必然包含了逃离部队、逃避服兵役的行为,因此在适用法律上,应根据重罪吸收轻罪的原则,以军人叛逃罪论处,不能再定逃离部队罪实行数罪并罚。 对于背叛国家、人民的一些行为,我国基本都是直接规定为犯罪的,因此在实际处罚的时候量刑也是比较重的。根据《刑法》中对军人叛逃罪量刑标准的规定,最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对犯有此罪的行为人除死刑,而即使在一般情节下也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