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仲裁法》适用于劳动争议和行政纠纷吗? |
释义 |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就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不可协商的矛盾,而行政纠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或者行政机关之间发生的纠纷。我们知道,如果发生纠纷可以请仲裁机构对该纠纷进行仲裁,那么,我国《仲裁法》适用于劳动争议和行政纠纷吗?法律咨询网小编将为您进行解答。 一、我国《仲裁法》适用于劳动争议和行政纠纷吗 我国《仲裁法》适用于劳动争议的仲裁,但不适用于行政纠纷。 行政争议也叫做行政纠纷,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之间,或者国家行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民之间,由于行政管理而引发的争议。这类争议只能通过诉讼由人民法院审理和判决。 二、我国《仲裁法》的适用范围 关于仲裁的适用范围,我国《仲裁法》是依照仲裁的性质,参照了国际上的通行作法,并针对仲裁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如下原则规定的: 1、发生纠纷的双方应当是属于平等主体的当事人。 2、仲裁的争议事项应当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的。 3、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国际上的通行作法看,仲裁范围主要是合同纠纷,也包括一些非合同的民事经济纠纷。 因此我国《仲裁法》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同时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三、处理行政纠纷的方式 1.行政诉讼 2.行政复议调解 3.除了行政复议之外,依据宪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因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者失职,还可以向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党的纪律检查部门、人民检察院等机关提出控告或检举。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回答的我国《仲裁法》适用于劳动争议和行政纠纷吗这个问题的相关回答。我国《仲裁法》在实践中一般情况下只适用于合同纠纷、财产纠纷等民事经济纠纷。行政纠纷的解决应使用行政复议或者提出诉讼等方式进行。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咸宁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