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哪些情形可以扣工资 |
释义 |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上班,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发工资。但是实践中有部分单位会不按照约定时间、数额支付劳动者工资。这样的做法是否合法呢?一般劳动者在什么情形下会被扣工资呢?法律咨询网为您介绍相关知识,帮助您了解工资的相关知识。 我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行使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企业扣减工资必须有正当理由,否则将构成克扣工资的违法行为。 劳动部颁布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及《补充规定》的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扣减工资的正当理由有以下几种情形: (1)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2)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及公积金; (3)法院裁判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 (4)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5)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6)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 (7)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 (8)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企业的工资福利是求职者择业标准之一。在与企业进行商议时,除了对法定待遇要确定,还需注意企业方面给出的报酬,一定要确认到具体数字,避免“按公司相关规定给付报酬”这样模棱两可的答复。因为如果不约定明确,就有可能被企业钻空子克扣工资。因此,为避免日后纠纷请谨慎对待。 以上法律咨询网小编整理的关于劳动者被扣工资的情形,希望能帮助您更加了解工资的相关内容。如果您在工作中被用人单位无故扣除工资的话,小编建议您最好咨询一下法律咨询网的专业律师,以此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过节加班工资怎么算 新劳动法加班工资计算标准 ? 计件工资如何算加班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