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环境污染侵权法律条文有哪些
释义
     环境污染的损害具有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破坏、对他人权益的侵犯。环境污染法律条文中明确指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造成因环境污染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就要承担民事责任。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环境污染侵权法律条文有哪些。
    一、环境污染侵权法律条文
    《民法通则》对各种环境污染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作了原则规定。
    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107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4条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1) 停止侵害;
    (2) 排除妨碍;
    (3) 消除危险;
    (4) 返还财产;
    (5) 恢复原状;
    (6) 修理、重作、更换;
    (7) 赔偿损失;
    (8) 支付违约金;
    (9)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0) 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123条关于高度危险作业的民事责任规定、第130条关于共同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第83条关于不动产相邻关系的规定等,也与环境污染侵权责任有关。结合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民法通则》第134条列举的承担民事责任的十种形式中,适用于环境污染案件的有五种,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
    二、环境污染侵权损害赔偿的民法依据民法在环境保护中有其独特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1、在环境保护方面,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因污染致害而引起的民事关系,解决一部分人污染环境导致另一部分受到损害这一社会问题,通过追究加害人的民事责任,实现社会公正。
    2、通过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使污染行为得到及时制止,污染危害被停止、排除,受污染的环境尽快得到恢复。
    3、通过对侵权者进行惩罚,增强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广大群众,使全体公民更加自觉地保护环境,使环境保护真正成为公民的一项义务,从总体上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4、通过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既可以排除环境污染危否,又弥补了受害人约损失,实现公平。
    环境侵权行为多数会侵害或损害他人的财产权利或环境权益,因而环境侵权行为人需要以自己的财产来对其不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即“谁损害,谁赔偿”所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形式,且多表现为赔偿损失” “赔偿损失这种民事责任形式适用的最为普遍” 。
    了解了环境污染侵权法律条文之后,大家对于环境污染侵权是不是有了全新的认识。并不是损害了他人权益就必须要承担民事责任,对于不可抗力这类情形而造成的损害,法律规定是不用承担责任,更多相关问题您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西藏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