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
释义 | 一、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是什么 无效合同是指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公序良俗,或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不真实、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原因,导致合同自始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 具体来说,无效合同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1.主体不适格签订的合同。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与他人签订的合同。 2.意思表示不真实签订的合同。例如,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 3.签订违法违规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即违反社会公德和善良风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含有无效免责条款的合同。例如,合同中造成对方人身损害或故意、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 二、效力待定合同有效的情形 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因主体资格瑕疵或代理权瑕疵等原因,导致合同在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其法律效力尚处于不确定状态的合同。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效力待定合同可以被确认为有效: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要具有效力,需经过其法定代理人的追认。追认是一种单方意思表示,无需合同相对人同意即可发生效力。 2.无权代理人以本人名义与他人签订的合同,在本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无权代理人签订的合同尽管存在主体瑕疵,但可以通过本人的追认加以补正。追认需以明示方式作出,且为效力待定合同的相对人所知晓。 ![]() 三、合同无效补充合同效力 当主合同被认定为无效时,补充合同的效力需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1.如果主合同已经实际履行,那么主合同及补充协议均有效。 2.如果主合同尚未生效,但补充协议内容可独立履行,那么补充协议有效。 3.如果补充协议内容不能独立履行,那么其效力待定。 总之,在涉及合同法律问题时,建议当事人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同时,在签订合同时,应明确约定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对合同法律还有其他疑问吗?法律网为你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快来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获取更多法律解答和建议。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