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医疗纠纷精神赔偿标准 |
释义 | 一、医疗纠纷精神赔偿标准 1.在医疗纠纷中,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患者因医疗事故导致的精神创伤而获得的经济补偿。根据法律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依据是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 2.具体计算年限时,需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 3.如果患者死亡,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主体为患者家属;如果患者残疾,该项赔偿的请求主体应为患者本人,而其家属无权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二、计算赔偿的依据因素 在计算精神损害抚慰金时,除了考虑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精神损害抚慰金并不是对每一例都计算为固定的年限,而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对残疾者的赔偿年限也有一定规定,一般掌握在一至四级伤残赔偿3年、五至八级伤残赔偿2年、九至十级伤残赔偿1年的原则; 3.如果患者有固定收入,则按照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则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 三、伤残级别对应赔偿年限 1.对于因医疗事故导致的伤残,赔偿年限与伤残级别有一定对应关系。 2.一般来说,一至四级伤残的赔偿年限为3年,五至八级伤残的赔偿年限为2年,九至十级伤残的赔偿年限为1年。 3.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规定并非绝对,具体计算年限时还需结合患者原有疾病状况、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医疗机构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4.对于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情况,费用计算需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总之,在医疗纠纷中计算精神损害抚慰金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计算。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 如有更多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建议,请咨询我们法律网的在线律师。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