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公民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由谁判定
释义
    一、公民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由谁判定
    公民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在我国,是由人民法院来判定,判定主要依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十八条:
    1.成年人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2.对于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们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那么他们也将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些规定明确了判断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和依据。
    二、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
    成年人在民法典中被规定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如签订合同、进行交易等。
    这种民事行为能力是他们作为成年人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实现个人权益的基础。
    
    三、无民事能力人监护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主要由法律所规定。
    1.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可以成为他们的监护人。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其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近亲属可以成为监护人。
    2.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也可以成为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
    3.如果没有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民政部门或具备履行监护职责条件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也可以担任监护人。
    这些规定确保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得到保障,他们的生活得到适当的照顾和管理。
    民事行为能力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了解这些规定,可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你在法律方面还有疑问,欢迎在法律网上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更详细的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十八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