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纠纷的定义是什么
释义
    一、民事纠纷的定义是什么
    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分成两类:一类是关于财产的,包括财产所有关系的民事纠纷和财产流转关系民事纠纷;一类是关于人身的,包括人格权关系民事纠纷和身份关系民事纠纷。
    二、民事纠纷会有案底吗
    民事纠纷不会有案底。一般情况下,法院通常会对民事纠纷的案件进行存档。所以民事纠纷案件会有案件记录。但民事诉讼的案底属于法院的案件档案,不属于行政处罚案底,更不属于刑事犯罪案底。如果行为人没有履行判决,那法院会强制执行。故意逃避执行的,还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三、民事纠纷如何诉讼
    1.起诉受理。起诉是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案件的行为。当事人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2.审前准备。法律网提醒您,原告根据缴款通知书进行缴费,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组成合议庭并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核对诉讼材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通知开庭时间。
    3.开庭审理。人民法院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审判一般应当公开进行。审理过程分为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征询原告、被告、第三人意见。
    4.判决裁定。法庭辩论终结后,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进行判决,判决一律公开宣告。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2: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