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建立我国商业银行退出制度的紧迫性
释义
    建立商业银行退出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的规律之一就是自由竞争,而竞争的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商业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与普通的工商企业一样,其进入与退出、兴起与衰落、成功与失败都是企业经营的正常现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商业银行每年少则几十家多则数百家倒闭。同时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退出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维护和规范经济和金融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但迄今为止,我国在此方面基本上还是空白,急需填补。
    经济金融发展形势要求尽快建立商业银行退出制度。银行是明显的亲经济周期行业,“经济稳则银行稳,经济衰则银行衰”,从主要衡量指标看,可以说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这除了得益于银行业自身的改革与管理成就外,与我国近30多年经济平稳高速发展、巨额的财政救助和良好的民众心理预期密切相关。但是,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逐渐走入下行通道,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金融生活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这些将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加速历史风险的暴露,使得商业银行经营失败的几率增大。
    竞争加剧会使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退出市场。银行业是投资回报较高的行业(近几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净资产回报率都在20%以上),是社会资本纷纷追逐的领域,但由于该行业实行特许权经营和严格审批制度,商业银行的机构数量和服务领域相对需求来讲,仍然不足,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处于相对垄断地位。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内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未来商业银行准入门槛将降低,条件将放松,特别是类似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社区银行会大量出现。银行数量的增加会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的竞争程度,当然也就会有更多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小微银行最终难逃退出市场的命运。
    经营模式的转变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中国版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现象加剧等,给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成本和收益两个方向挤压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简单依靠存贷利差赚钱高额利润的时代会慢慢消失。在股东价值最大化和经营模式被迫转变的双重压力下,出于获取更多利润、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规避各种约束条件等动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积极性会更高,非审慎稳健的行为会增加,风险的管控能力受到削弱,从而使商业银行在某个时期出现难以为继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总结金融危机的教训不乏其例。
    监管趋严会使更多的商业银行退出市场。一般工商企业要进行破产重组常常可由债务人和债权人提出,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涉及面很广,如果经营失败,其影响面和破坏性会很大。为了保持银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银行监管当局设定了一整套监管指标,并确定了警告阈值,当商业银行的某个或某些指标超过阈值时,银行监管当局可责令其停业整顿或者关门歇业,接受重组甚至进行破产清算。越来越多的现实惨痛教训,加深了人们对银行业脆弱性的进一步认识,要求对其实行更加审慎严格监管已成为业内共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对商业银行监管的标准和条件会越来越高,不能达标的银行也会越来越多。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