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殴打他人情节较轻标准的法律依据 |
释义 | 一、殴打他人情节较轻标准的法律依据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殴打他人情节较轻标准: 1.亲友、邻里或者同事之间因纠纷引起,双方均有过错的; 2.在校学生之间相互殴打,伤害后果较轻的; 3.行为人的殴打行为系由被侵害人事前的过错行为引起的; 4.伤害后果较轻的; 5.其他情节较轻的情形。 二、殴打他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殴打他人属于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违法行为。法律网提醒您,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 三、故意伤害与殴打他人的区别是什么 1.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故意伤害行为概念的外延大于殴打他人行为概念的外延。殴打他人的行为方式主要是拳打脚踢、扇耳光等。 2.两者的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殴打他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殴打他人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故意伤害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3.两者的伤害程度不同。殴打他人不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而故意伤害主观上是以伤害他人身体为主要目的,行为的后果是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4.两者在主观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在主观要件上,两者都是故意,但殴打他人一般是在各类纠纷中一时冲动、临时起意,对他人进行殴打;故意伤害一般在实施伤害行为之前有预谋、有准备。 5.行为人主观目的不同。殴打他人行为主观上不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而故意伤害行为主观上则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直接目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