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个人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
释义 | 员工如果与公司发生相应的一些劳动纠纷,例如说公司的纠纷往往需要通过劳动仲裁的手段来进行纠纷的解决,那么如果我们要申请劳动仲裁的话,应该怎么样申请呢?接下来由法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个人怎么申请劳动仲裁的详细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人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一)申请与受理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实践中,仲裁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申请人的姓名、住址和身份证号或者其他证件号码以及联系方式; 2、被申请人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等; 3、发生争议的事实、申请人的主张和理由等。 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 (二)开庭与裁决 1、仲裁庭应在开庭前5日内将仲裁庭的组成情况、开庭时间、地点书面通知当事人; 2、当事人拒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对申请人按照撤诉处理,对被申请人可以缺席仲裁; 3、开庭后应宣布仲裁人员名单,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4、当事人陈述并辩论,最后进行裁决。 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 二、劳动仲裁费收取原则 1、低廉原则。 此原则是指劳动仲裁费用较一般诉讼费用更低廉的原则。事实上,仲裁费的实际收费确实比法院的要低。 2、预交原则。 此原则是指仲裁费用应在仲裁立案时由申诉人一方预交的原则。 3、败诉方或无益方承担仲裁费用的原则。 此原则是指劳动仲裁费用由劳动败诉方或无益的仲裁行为者承担仲裁费用。 4、比例承担原则。 此原则适用于仲裁结果中无显明胜诉方的案例,也就是说,部分败诉承担部分仲裁费用 。以仲裁调解结案的案件按双方协商的比例承担仲裁费用。 仲裁费用的收费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物价主管部门具体规定。 三、劳动仲裁的误区 在劳动争议仲裁实践中,一些当事人往往有理却输了官司,究其原因: 1、对诉讼的时效把握不准。 相对于民事官司,处理劳动争议对时效要求的时间相对短一些,有些当事人并不了解这些,往往因申诉时效已过而失去打官司的机会。 2、诉讼主体错误。 一些申诉人所指的被诉人不是义务主体,仲裁员告知变更后,又不愿变更被诉人,其结果只能败诉。 3、民事行为的法律效力问题。 当事人的民事活动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法律不仅不支持违反法律规定的民事行为,而且还要依照法律制裁。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劳动合同违背国家强制性规定而被确认无效时,就会导致当事人“有理”输官司。 4、漫天要价,请求不当。 虽说劳动争议仲裁不像法院那样以标的多少确定仲裁费用,但不着边际地漫天要价,对申诉人还是有影响的,既有可能多缴仲裁费,又可能给仲裁争议的处理人为设置阻力,最终导致申诉人的期望值过高而“虽赢尤败”。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个人怎么申请劳动仲裁的相关内容,员工如果权益受到损害的话,要及时的去通过劳动部门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法律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在线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