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工伤保险条例认定标准
释义
    一、工伤保险条例认定标准
    基于《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及最新统计数据归纳总结,供实务中参考。
    (一)、1-10级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十级伤残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27个月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25个月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23个月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21个月
    五级伤残-本人工资×18个月
    六级伤残-本人工资×16个月
    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
    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下同)。
    (二)、1-6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六级伤残的,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本人工资×90%
    二级伤残-本人工资×85%
    三级伤残-本人工资×80%
    四级伤残-本人工资×75%
    五级伤残-本人工资×70%
    六级伤残-本人工资×60%
    说明:
    (1)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难以安排工作的情况下支付,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5-10级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上述两金标准,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工伤保险条例未规定统一标准,具体标准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一般是按照本人工资一定倍数计算。
      
    二、需提交什么材料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劳动、聘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人事关系的其他证明材料;
    (二)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社保部门多长时间受理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全部补正材料后,应当在1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以上就是由法律网小编整理收集的关于工伤保险条例认定标准的法律知识。小编在本文中为大家详细地介绍了关于工伤保险条例认定标准的介绍。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如果遇到了问题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