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婚前财产婚后可以做公证吗 |
释义 | 婚前财产在婚后是可以进行公证的。对于婚前财产的公证,应视为合同行为,即夫妻双方签订书面协议,对一方或双方的婚前财产进行确认。因双方订立的协议内容只涉及各自的婚前财产,而不涉及婚后双方取得的财产,因此称作“婚前财产协议公证”。 已婚夫妻要想做此项公证,就要取得配偶一方的完全同意和充分支持,才能顺利办理公证。 依据《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夫妻双方另有约定外,属于夫妻共有财产。由于双方结婚后,对财产的共同使用、消耗、经营,使个人财产很难与共同财产进行区分和认定,除非夫妻双方对所达成的协议均无异议,从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最佳时间上看,晚办不如早办,婚后再办不如婚前就办。 经过公证的婚前财产协议,有较强的约束力,非经再次进行公证,对于公证书中确认财产归属,不能进行变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