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法人解散的原因有哪些
释义   一、法人解散的原因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
    (一)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
       (二)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
       (三)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四)法人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登记证书,被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民法典的法人解散后的清算有哪些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条:法人解散的,除合并或者分立的情形外,清算义务人应当及时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法人的董事、理事等执行机构或者决策机构的成员为清算义务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义务人未及时履行清算义务,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主管机关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
    第七十一条:法人的清算程序和清算组职权,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公司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七十二条:清算期间法人存续,但是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活动。
    法人清算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法人章程的规定或者法人权力机构的决议处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清算结束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依法不需要办理法人登记的,清算结束时,法人终止。
    第七十三条:法人被宣告破产的,依法进行破产清算并完成法人注销登记时,法人终止。
    三、公司解散的效果
    解散是否导致公司法人资格的终止因国家而异,英国实行“先算后散”体制,解散即意味着公司法人人格的终止,我国实行“先散后算”的体制,美国、日本和欧洲大陆国家亦然,这种解散并不导致公司法人人格消灭,只是导致清算程序的发生。只有清算完成后,公司的法人人格才消灭。
    1、进入清算程序
    除因合并、分立而解散外,在其他解散的情形下,公司均需进行清算。通过清算,结束解散公司的既存法律关系,分配剩余财产,从而最终消灭其法人资格。
    2、公司仍存续,但应停止积极营业活动
    在清算期间,公司存续,但不得开展积极的经营活动,即其活动限于与清算有关事务。
    3、解散公司在特定情形下仍可恢复
    我国未作规定。日本准予自愿解散的公司,在清算结束前经股东大会决议而恢复。德国亦然。
    以上就是由法律网编辑整理收集的关于法人解散的原因有哪些的法律知识。如果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法人解散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法人就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解散。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的,欢迎咨询法律网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九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一条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二条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十三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