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指的是什么 |
释义 |
一、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指的是什么 1、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暂停计算诉讼时效期间的情况。 2、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进行中的诉讼时效期间,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二、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止相当于给诉讼时效按下了暂停键,需要等待中止事由消除后才能继续计算诉讼时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止: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相当于把之前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推翻重来,需要等待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在我国新出台的《民法典》中,诉讼时效中断发生的主要情形有以下几类: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4、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诉讼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整理的关于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指的是什么的相关内容,认识诉讼时效,是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础。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的,欢迎上法律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法律网专业律师会为大家进行专业的解答和咨询服务。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