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公款什么情况下会构成犯罪 |
释义 | 一、挪用公款什么情况下会构成犯罪 挪用公款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并非无迹可循,它需满足三个核心条件。 1.如果挪用公款用于个人的非法活动,如赌博、走私、贩毒等,并且金额超过五千元,即构成犯罪。 2.将公款用于个人营利项目,如投资和生产等,且数额一万至三万元起,也属犯罪行为。 3.挪用公款用于个人日常活动,金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未归还,同样构成犯罪。 这些标准具体化了《刑法》的相关条文,确保了法律的准确适用和公正实施。 二、挪用公款罪中的公款指什么 1.挪用公款罪中所指的公款涵盖了国家、集体所拥有的货币资金,以及在国家管理和运作过程中涉及的私人资金。 2.具体来说,国有企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本企业资金,以及中外合资等企业中的类似行为,均构成对公共财产所有权的侵犯。 3.特别是《刑法》提到的用于救灾、抢险等特定公款、公物的挪用,将受到从重处罚。因此,这些特定的资金和物资也是挪用公款罪的对象。 ![]() 三、挪用公款与贪污罪的区别 1.挪用公款与贪污罪的区别主要在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 2.挪用公款者通常没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初衷,而是暂时使用这些资金。 3.但如果挪用后主观意图转变,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则可能构成贪污罪。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