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仲裁工资怎么算 |
释义 | 一、劳动仲裁工资怎么算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依赖于劳动关系的状态。 1.如果劳动关系在仲裁期间仍然存续,且劳动者提供了正常的劳动,那么用人单位应当继续支付工资。 2.然而,如果劳动关系在仲裁期间已经终止,那么用人单位则无需再支付工资。 3.特别是当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时,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不受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 二、工资计算的法律依据 工资计算的法律依据主要来源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则不受此一年时效期间的限制。 3.仲裁时效可以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三、确定工资标准的方法 在劳动仲裁过程中,确定工人工资标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可以通过工资发放的账单流水来确定。如果工资是以银行流水形式发放,劳动者可以调取自己的银行对账单,以此证明工资的来源和数量。 2.还可以通过税务申报纪录来确定工资。如果劳动者的工资已经申报过税务,即使未达到个税起征点,税务部门也会有相应的记录。 3.如果劳动者能证明自己之前从事的工种和岗位的任职级别,根据同工同酬的原则,也可以申请司法调查,让对方履行举证倒置责任。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具体的法律建议。 工资计算是否公平合理?你有哪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如需进一步了解,请咨询法律网,我们随时为你提供法律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