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肇事逃逸取保候审条件 |
释义 | 一、肇事逃逸取保候审条件 肇事逃逸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以考虑取保候审; 2.如果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3.如果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怀孕、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且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以考虑取保候审; 4.当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时,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也是取保候审的条件之一。 二、肇事逃逸的判刑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了交通肇事罪的判刑标准。 1.如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那么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如果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那么将被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如何认定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但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那么可以认定为肇事逃逸; 2.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也视为肇事逃逸; 3.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也属于肇事逃逸; 4.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也视为肇事逃逸; 5.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也认定为肇事逃逸; 6.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也视为肇事逃逸; 7.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也属于肇事逃逸; 8.如果交通事故当事人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且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也视为肇事逃逸。 在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对肇事逃逸的嫌疑人可以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至于是否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要根据肇事逃逸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 对肇事逃逸的认定和处罚有何疑问?法律网为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你了解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和应对策略。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