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质量体系认证? |
释义 |
一、什么是质量体系认证? 质量体系认证是一种证明组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质量管理和保证的过程。 它基于《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即ISO9000标准,确保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持续地满足客户和法律的要求。 我国在1988年引入这一标准,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这一过程不仅对企业内部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外贸易中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ISO9000标准的实施,意味着企业必须在产品设计、生产、安装和服务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从而在全球市场中提升自己的信誉和竞争力。 二、国际标准与法规依据 《产品质量法》规定,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认证应当依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即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的发布,为世界各国企业的质量管理和保证提供了统一的概念、原则、方法和程序。 这些标准已被我国等效采用,并成为国家标准,确保了我国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能与国际接轨。 这一系列标准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国内外企业之间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统一,也为企业开辟了国际市场,增强了其全球竞争力。 ![]() 三、国内认证机构与职责 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负责。这些认证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实施认证的具体规则和程序; 2.受理认证申请; 3.按标准评审申请人的质量体系; 4.批准认证,并颁发认证证书。 这些机构还负责对证书持有人进行事后监督,确保认证企业能够持续符合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直接设立的认证委员会和授权其他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行业认证委员会是目前国内质量体系认证的主体,它们的工作确保了我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正规性和权威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