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涉罪挪用资金如何立案处理案件 |
释义 | 一、涉罪挪用资金如何立案处理案件 涉罪挪用资金立案处理案件流程: 1.公安机关对案件材料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立案; 2.人民检察院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提起公诉; 3.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决定是否开庭审判; 4.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进行开庭审理并作出合理判决。 二、如何判断挪用资金罪 判断挪用资金罪的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资金的使用收益权,对象则是本单位的资金。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在挪用或借贷本单位资金,并且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而仍故意为之。 ![]() 三、挪用资金单位不追究可以不起诉吗 挪用资金构成犯罪的,属于刑事公诉案件,如果公安机关发现有挪用资金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就算单位不追究,公安机关可以将案件移送至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法律网提醒您,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