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分析互联网金融犯罪对社会的危害 |
释义 | 一、分析互联网金融犯罪对社会的危害 金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金融犯罪案件总体数量下降,但绝对数量大,发案率较高。 第二,犯罪总额很大。 第三,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往往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影响社会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第一至第五条从不同层面规定了网络犯罪的刑法问题,规定了五类网络犯罪的刑事责任。 二、互联网金融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1.犯罪主体技术性强。 2.犯罪隐蔽性强。 法律网提醒您,网络的虚拟性使犯罪分子不受时空限制,可以不与被害人面对面接触的情况下进行诈骗活动。而且犯罪分子在实施诈骗过程中往往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及其他相关信息,难以追踪定位。 3.犯罪取证难。 由于计算机中的数据很容易被篡改和删除,而且删除后不保留任何痕迹,加上很多信息系统在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安全防范设置不强,不具备数据保护等功能。犯罪分子实施破坏、窃取数据后,系统没有自动保留犯罪痕迹,故案发后难以取证和调查。 4.犯罪成本低,收益高。 犯罪分子不用锁定特定犯罪对象,在上网的电脑上轻点鼠标就可以修改信息或者将诈骗信息发布出去,短时间内往往就会收益较大甚至巨大。 5.犯罪涉及面广。 网络不受时空限制,故此类犯罪的犯罪地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被害人也可能分布在多个省市甚至多个国家、地区,这也直接导致了国内多个司法机关或者多个国家、地区对此类犯罪具有管辖权。 ![]() 三、互联网金融犯罪常见罪名 1.集资诈骗罪。 2.贷款诈骗犯罪。 3.信用证明诈骗犯罪。 4.金融凭证、票据诈骗罪。 5.信用卡诈骗罪。 6.有价证券诈骗罪。 7.保险诈骗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