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行政诉讼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并如何进行 |
释义 | 一、拆迁行政诉讼什么情况下可以提出并如何进行 拆迁中,如果有以下情形之一,可以提出行政诉讼: 1.政府作出拆迁决定的程序不合法,未依法获得批准; 2.政府存在非法强拆行为; 3.遭遇强拆,报警后公安不作为; 4.其他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形。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胁迫被征收人搬迁,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二、征地拆迁纠纷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征地拆迁纠纷属于如下部门管理: 1.拆迁行政管理部门。法律网提醒您,一般而言,拆迁行政管理部门作出拆迁许可、拆迁决定、拆迁补偿裁决等行政行为的,原告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拆迁行政管理部门为被告。 2.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诉讼中,以人民政府为被告的一般是以下几种情形: (1)由人民政府下属的“拆迁办公室”充当拆迁人同时又作出许可决定和裁决; (2)由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局成立的临时性组织,如“拆迁指挥部”等充当拆迁人,同时作出许可决定和裁决; (3)由政府专门成立的土地储备中心充当差遣人由人民政府作出裁决。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纠纷时,出现以上三种情形的,人民政府为房屋拆迁行政诉讼的被告。 ![]() 三、征地拆迁纠纷原因包括哪些 1.征收程序存在违法现象,征收地块未经有权机关审批即开始征收程序,或是存在不张贴征收公告等不透明行为; 2.补偿安置的标准不依法制定,未经审批或听证,致使补偿标准明显不合理; 3.因历史遗留问题致使房屋产权证明缺失,征收部门以此降低补偿或者强拆房屋时有发生; 4.补偿协议签订不明确或是签订后不依约履行,致使拆迁后续纠纷发生。 引用法条: [1]《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