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一、医疗机构应当如何处理医疗事故 医疗机构处理医疗事故的方式如下:医务人员发现医疗事故后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当及时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报告。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医疗事故民事上诉状怎么写 法律网提醒您,医疗事故民事上诉状包含以下内容: 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联系电话、住址; 2.负责人的基本信息:同上; 3.诉讼请求:包括赔偿金额、支付方式、诉讼费用支付方; 4.写明事实与理由; 5.写明具状人,日期。  三、医疗事故医院怎么赔偿 医疗事故医院赔偿患者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引用法条: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一十四条 [2]《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