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诉讼时效法律规定内容包括有哪些,主要功能是什么? |
释义 | 一、诉讼时效法律规定内容包括有哪些 诉讼时效法律规定内容包括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 (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 (四)其他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规定的债权请求权。 二、诉讼时效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交易的安全。 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2.维护既定法律秩序的稳定。 3.有利于证据的收集和判断,并及时解决纠纷。 法律网提醒您一定要切记诉讼时效时间为三年。 ![]() 三、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主要有 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主要有: 1.提起诉讼。 2.申请仲裁。 3.申请支付令。 4.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5.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6.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7.申请强制执行。 8.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9.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10.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 11.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12.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者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数据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13.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14.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引用法条: [1]《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2]《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