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约定了还款日期法院认定为无固定期限? |
释义 | 我国享有民事权利的期限一般为三年,对于债权债务而言,债权人应当自债权到期之日起三年内起诉。 之所以约定了还款日期还被认定为无固定期限,是因为协议中包含了逾期利息的问题。 “自某年某月某日前归还,逾期按年息多少计息。”类似这种借款协议,法官认为,协议中约定了还款日期,原本应为固定期限的借款,自还款日期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诉讼时效。但是协议中又加入了利息的约定,使得原本固定期限转变为了无固定期限的借款,借款协议的诉讼时效便无法开始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不能以诉讼时效已过来行使抗辩权。 ![]() 对于借款协议中约定了逾期利息的,债权人可随时行使其债权,但是自债权人向债务人提出实现债权之日起,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个人之见的借款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1、双方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 2、借款金额; 3、还款日期; 4、逾期利息; 5、双方签字; 6、借款日期。 法律网小编最后提醒: 1、债权受保护期限,最长不超过20年。 2、约定逾期利息债权人自还款日期届满后可随时要求实现债权。 (本文系法律网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