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与法律后果有哪些 |
释义 |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与法律后果有哪些 1.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主要基于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的行为和主观目的。 (1)如果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后逃逸,且该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那么该行为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2)逃逸行为的主观目的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这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法律追究。 2.法律后果方面,逃逸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双重惩罚。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和吊销驾驶证,且终身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 二、逃逸行为的主观目的 1.逃逸行为的主观目的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包括逃避刑事、民事和行政法律追究。 2.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负有抢救伤者和财产、保护现场、报警和听候处理等行政义务,以及民事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义务。 3.为了逃避这些义务,行为人选择离开现场,即构成了逃逸行为。 4.这种逃避行为主观上具备了应受刑法加重追究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 三、逃跑的条件限定 逃跑行为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条件。 1.时间上,逃跑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事故发生后至行为人被事故处理机关关押或押解途中前的这段时间内。 2.地点上,逃跑行为并不限于事故现场,只要是在这个时间段内离开,都应认定为逃跑。 如果行为人已被事故处理机关采取关押措施或在押解途中脱逃,那么这种行为应认定为脱逃罪,而非交通肇事逃逸。 你对交通肇事逃逸还有哪些疑问?欢迎在法律网提出,我们会及时为你提供专业解答。安全驾驶,共同守护交通安全。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