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担保合同无效,由谁承担责任
释义

作为从属合同,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仅表示合同约定的担保义务无法履行,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法律后果。担保人有过错的,仍应当承担相应的无效担保责任。《担保法》第5条规定,担保合同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按照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由此可见,担保合同无效后,当事人承担的不是担保责任,而是缔约过失责任。担保合同无效,无论是因为主合同无效还是由于其自身原因(一)当主合同无效且担保合同无效时,如果主合同无效且担保合同无效,则承担过错责任,担保人的过错责任是以向债务人提供担保为前提,保证合同从属于主合同关系,其自身的命运直接关系到主合同的命运。因此,如果担保人有过错,债务人对主合同无效的责任只能根据其过错的大小分担。即首先依法确定主合同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过错及其相应的责任,然后确定无效担保合同中担保人的过错,然后根据主合同债务人过错的大小,分担主合同债务人应承担的一定比例的责任(一般以不到一半的责任为宜)
    (二)缔约过失责任如果主合同有效,担保合同无效
    

当主合同有效时,担保合同也可能因自身原因无效。如果国家机关违法担保他人债权,因为国家机关的资金是财政拨款,没有所有权和可执行财产,即没有赔偿能力,而如果以国家机关的财产作为保证,让少数人的经营活动承担风险,显然违反了平等原则。因此,国家规定,国家机关不得为担保人(世界银行对华贷款等具体事项经国务院批准的担保人除外),否则担保合同无效;医院、学校及其他公共机构和社会组织为公共利益的目的也不允许作为担保人,因为这些单位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其运作和设立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拨款或其他形式的援助。一旦承担了对主要债务人的担保责任,这些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将无法发挥其因财产执行而应发挥的高度公益功能,从而瘫痪了某一地区的公益功能,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如果这些机构和社会组织提供担保,其担保合同也无效;此外,未经企业法人授权,企业法人分支机构为他人债权提供担保的,担保合同也无效。《担保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担保合同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按照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此时,担保人在签订担保合同时无过错的,不承担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如有过错,按过错程度承担合同无效的法律责任。此时,担保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即赔偿因担保合同无效而给贷款人造成的损失。保证人、债务人、债权人有过错的,保证人的责任范围不得超过损失的三分之一;保证人和债权人都有过错的,保证人的赔偿责任范围不得超过损失的一半;如果导致担保合同无效的过错完全由担保人承担,担保人应承担所有赔偿责任
    

以上是相关答案。没有法律效力的,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有必要澄清合同无效的原因。原则上,合同无法律效力后,不需要承担此责任。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咨询法律咨询网.com的相关律师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4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