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我国进口反倾销现状分析及对策 |
释义 |
[摘要]中国加入WTO以来,在国外进口产品的冲击下,国外在中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逐年增多,反倾销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涉及的行业和产品范围日益扩大,企业的反倾销意识逐步提高。虽然我国在进口反倾销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对外反倾销形势还存在着反倾销产业过于集中、反倾销税率偏低、调查期限不灵活、反倾销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反倾销措施与外国投资政策之间的冲突、国内反倾销专业人员的缺乏等。中国政府应尽快建立反倾销措施、产业战略和外商投资政策的经济战略组合,完善反倾销立法对调查期和税率的规定,扩大中国反倾销机构,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进口反倾销;反倾销调查;经济学;中国的现状。中国进口反倾销现状分析(一)国外进口反倾销案件数量及发展趋势。从1997年《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颁布到2005年底,我国对外反倾销调查案件已达43起,1997年至2005年底,每年立案数分别为1、1、3、1、6、9、6、8和7起。2006年2月6日,中国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马铃薯淀粉提起反倾销调查,成为今年中国对外进口的第一起反倾销案件。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中国每年提交的外国反倾销调查很少,四年内总共6起。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反倾销调查的数量开始增加。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已提起36起反倾销案件,占外国进口反倾销案件总数的84%。国外反倾销案件的逐渐增多表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受国外进口产品的影响,中国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产业安全的能力和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与同期外国对华反倾销案件相比,自欧共体对中国发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以来,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640多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截至2002年4月1日,中国已遭遇493起外国反倾销调查,而只有18起外国反倾销调查。然而,从2002年1月至4月,共有7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产品发起了11次反倾销调查,而中国对中国的外国进口产品发起了6次反倾销调查。从493:18到11:6,这表明中通政府和企业正在从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进攻,在这一领域“缺席”的政府正在迅速“填补空缺”。据统计,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是世界上外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提起32至35起案件。与之相比,中国的反倾销调查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差距。(二)国外反倾销国家和地区分析。在1997年至2005年底的43起反倾销调查案件中,韩国涉案最多,多达26起,约占61%;日本排名第二,25例,占56%;第三个是美国,涉及22起案件,约占52%。俄罗斯和欧盟有8例,台湾有7例,德国有5例,荷兰、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有3例,法国、新加坡、英国和泰国有2例,马来西亚、比利时、台湾、澎湖、金马单独关税区、加拿大、墨西哥、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伊朗有1例,南非、芬兰和沙特阿拉伯。从参与中国反倾销的国家来看,工业发达国家排名第一,韩国在案件数量上排名第一,这主要与中韩两国的相对贸易地位和产业结构有关。首先,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双方贸易便利,中国市场在亚洲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亚洲是韩国产品的主要销售地,中韩贸易频繁;;二是韩国外贸顺差较大,这不仅与韩国国内市场对进口商品的抵制有关,还与依靠国内产业优势刺激海外市场需求、采用渗透定价等出口措施保持市场份额有关;第三,中韩两国产业结构相似,产品竞争激烈。为了在中国占据有限的市场份额,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导致具有竞争优势的韩国企业在中国进行低成本倾销的可能性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