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相关知识 |
释义 |
工伤相关知识a>工伤赔偿标准 一般工伤的具体赔偿项目和标准 (一)医疗费用 1.要求:工伤治疗所需费用按照《工伤诊疗项目目录》执行工伤保险、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 <3.备注: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它不必去有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 (II)运输,食宿费用 1.标准:具体标准由统筹区人民政府规定 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6款 3.备注:根据当地法规,康复治疗需要由机构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四)辅助设备费 1.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设备定额标准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4.备注:工资保留期限为根据医疗机构诊断证书和工资保留期分类目录确定,但确定的部门和程序应根据当地法规确定(VI)护理费标准:(1)如果在暂停和工资保留期间需要护理,(二)伤残评估后需要护理而不能自理的,按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统筹;大多数人不能照顾自己,员工上一年的平均月薪为40%;部分生活无法自理,为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30% 2.要求:生活护理费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受伤员工按月享受。 3.法律依据:第三十三条:,工伤保险条例第3款和第34条(VII)伤残津贴一至四级伤残待遇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津贴:一级伤残27个月,二级伤残25个月,三级残疾的23个月工资和四级残疾的21个月工资;每月工伤和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如果伤残津贴的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差额应予以弥补。要求:保留劳动关系并辞职。受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将停止发放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金低于伤残津贴的,应当补足差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伤残津贴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 4.备注:个人工资是指受伤职工在患病前12个月内每月平均支付的工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如果我的工资高于总体规划区员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总体规划区员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我的工资低于总体规划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按总体规划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7级至10级残疾治疗 1.标准:享受一次性残疾津贴:7级残疾13个月,8级残疾11个月,9级残疾9个月工资,10级残疾7个月工资 2.要求:如果劳动合同到期或终止,或员工本人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终止或终止劳动合同时,按统筹区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和一次性残疾就业补助(具体标准由省定),《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备注:个人工资是指受伤员工在受伤前12个月内的月平均工资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如果我的工资高于总体规划区员工平均工资的300%,则按总体规划区员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我的工资低于总体规划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总体规划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因工死亡的待遇标准 (一)丧葬补助 标准:统筹区上一年度6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家属抚恤金 标准 (1)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