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轻伤索赔的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轻伤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新《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侵权责任法》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届时,与民法典相抵触的规定将失效,取而代之的是新颁布的司法解释。 在《民法典》施行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侵犯生命健康权的民事责任】应当赔偿医疗费用、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人的生活补贴等;造成死亡的,还应当支付死者扶养人的丧葬费和必要的生活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了轻伤赔偿,而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一款中,却没有具体数额。工伤赔偿一般由医疗费、误工费、伙食费和护理费组成,具体数额根据工伤情况确定。主要费用是医疗费和误工费。人身伤害时,应及时就医。预付的,应当保留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费、住院费等代收凭证和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债务人对出具的证明有异议,认为不合理的,应当自行承担举证责任。误工费的主要判断依据是被害人的误工时间及其以前的收入。损失的时间主要由受伤时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来确定,即何时看病、多长时间康复。收入可以分为几种情况。首先,有固定收入的,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误工费。没有固定收益的,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益计算。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一般不构成刑事犯罪,不需要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只能要求其作出民事赔偿,双方可以自行协商或者签订轻伤赔偿协议。但这种行为毕竟也会对他人造成侵害,行为人往往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轻伤的赔偿数额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除了民事责任,轻伤也要承担刑事责任。至于轻伤赔偿的标准和对他人造成轻伤的法律责任,如果你对具体内容不太了解或者想争取权益,可以来谈谈律师网咨询律师。你知道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