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继承有效期有多长
释义

根据《继承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受赠人应当在知道遗产后两个月内接受或者放弃遗产。逾期不提示的,视为放弃遗产。继承法只规定了接受遗赠继承的期限。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但自继承之日起满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也就是说,继承诉讼的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20多年后,他失去了打官司的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但没有法律的强制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第八条规定,因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但自继承之日起满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此外,第二十四条规定,遗产人应当妥善保管,任何人不得侵占、哄抢。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死亡时,是继承的开始时间;但《继承法》没有明确规定继承人何时分割遗产。一般认为,继承开始后,根据分割自由的原则,各继承人应协商一致,确定分割时间。共同继承人不能就遗产分割时间达成协议的,可以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所在单位等基层组织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外,共同继承人中的任何一方在继承开始后有权随时请求分割遗产,对请求不服或者认为分割不公的,有权请求基层组织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遗产分割的时间,或者直接判决。当然,法律对任何权利的保护都是有条件、有时间限制的,分割继承人遗产的权利也是有条件、有时间限制的。关于遗产的分割时间,我国继承法要求继承人遵守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继承法》第八条规定,因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两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但自继承之日起满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另外,如果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不放弃继承,不分割遗产,那么继承人对遗产就处于共有状态,即使过了20年,这种共有状态也不会改变。因此,虽然此时不能提起财产分割诉讼,但继承人可以作为共有人向法院提起财产分割诉讼。针对这一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问题的答复》中明确指出,继承开始时未放弃继承、未分割继承的继承人,可以作为1987年财产分割案件处理:“依照法律规定,所有继承人未放弃继承依照《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应当视为接受继承。争议房屋归全体继承人共有,双方为此提起的诉讼可以作为财产分析案件处理,涉及财产来源、管理和使用,实际需要本批复涉及房屋继承纠纷,但也适用于其他财产纠纷。
    

当您在继承方面遇到问题时,请到法律咨询网 online找律师帮助您更好地维权。你知道吗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