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民间借贷如何避开冤大头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则》、《合同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规定: 在现实生活中,借贷双方或是亲戚朋友,或是经熟人介绍认识,普遍存在口头借贷和借据简单等问题。出借人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保护自身权益? 第一,出借人在借贷前,应首先了解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包括其个人信誉、日常收入、借款用途、偿债能力等,掌握其身份和住址情况。 第二,应注意保存证明借贷合意的证据材料,如借条、借款合同等。 第三,应注意保存款项支付凭证,尤其是大额借贷。通过银行转账的,应保存转账回执和银行流水;直接支付现金的,最好让对方出具收条。 第四,出借人应尽可能为债权设置担保,如要求借款人提供抵押、保证等,这样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即可享有优先受偿权。 第五,若借款人逾期未还款的,应及时主张权利,并固定相关证据,协商未果的情况下,应在法律保护的2年诉讼时效内提起民事诉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