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营利性医疗机构与非营利性的有什么区别 |
释义 | 根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实施分类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城镇个体诊所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中外合资医疗机构一般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 1、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设立和运营的医疗机构。它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实际运营中的收支结余只能用于自身的发展、改善医疗条件、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新的医疗服务项目等。 2、营利性医疗机构是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它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确定医疗服务项目并报卫生行政部门核准,参照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和有关政策。它依法自主经营,医疗服务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价,根据实际服务成本和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制订价格。 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 1、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但为了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给予下列优惠:对其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其自产自用的制剂免征增值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般使用税。3年免税期满后恢复征税。 2、对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药房分离为独立的药品零售企业,应按规定征收各项税收。 通过上文,小编不仅知道营利性医疗机构税收政策是什么,还发现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虽然不以盈利为目标,但其都会把财产投入医疗服务方面。现在医院可以自主申请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但无论是哪种性质的医疗机构,能带给群众优质服务的就是最好的。如果本文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欢迎咨询法律咨询网专业律师了解更多内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