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内河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
释义 | 在我国江南地区,内河密集,很多货物运输通过水路,这样成本比较低。船舶在内河行使,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规定。一旦在河道中发生交通事故,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容易发生人员伤亡。内河交通事故处理和陆上处理不同。那么,内河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是怎样的?下面我们通过本文了解下。 一、内河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是怎样的? 1、报告 船舶、浮动设施发生内河交通事故,必须立即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向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船舶、浮动设施的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事故发生时水域的水文、气象、通航环境情况,船舶、浮动设施的损害情况,船员、旅客的伤亡情况,水域环境的污染情况以及事故简要经过等内容。 海事管理机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做好记录。接到事故报告的海事管理机构不是事故发生地的,应当及时通知事故发生地的海事管理机构,并告知当事人。 2、调查 船舶、浮动设施发生内河交通事故,有关船舶、浮动设施、单位和人员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除因抢险等紧急原因外,未经海事管理机构调查人员的现场勘查,任何人不得移动现场物件。 海事管理机构接到内河交通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派员前往现场调查、取证,并对事故进行审查,认为确属内河交通事故的,应当立案。 3、处理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内河交通事故调查、取证结束后30日内作出《事故调查结论》,并书面告知当事船舶、浮动设施的所有人或者经营人。 《事故调查结论》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概况(包括事故简要经过、损失情况等); 2、事故原因(事实与分析); 3、事故当事人责任认定; 4、安全管理建议; 5、其他有关情况。 二、内河交通事故调查的期限是多久?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事故调查、取证;期限届满不能完成的,经上一级海事管理机构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事故调查必须经过沉船、沉物打捞、探摸,或者需要等待有关当事人员核实情况的,应当从有关工作完成之日起3个月内完成事故调查、取证。事故调查、取证结束,应当通知当事人,并及时返还或者启封所扣留、封存的各类证书、文书、日志、记录簿等。 综上所述,船舶在内河上发生碰撞引发交通事故的,处理方式和城市道路事故不同。船长应该及时向当地海事部门报告,海事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展开调查,确定事故责任。在调查取证一个月内出具事故责任书,对相关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