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盗窃罪人犯积极赔偿能不能减轻罪行 |
释义 | 人犯对受害者积极的进行赔偿损失对量刑有没有影响?比如可以减少一定的刑期!犯人犯的是“盗窃罪”! 律师解答: 属于酌定从轻的情节,但是量刑还要结合其他情节,综合判断。 相关法律知识: 一、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一)犯罪客体方面 1、犯罪对象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2、没有造成危害结果或者危害结果较轻的; 3、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危害结果的; 4、积极退赃的; 5、主动赔偿经济损失的; 6、犯罪人与被害人有特殊关系需要从轻处罚的; 7、防卫中侵害第三人的; 8、所谓“大义灭亲”行为造成的犯罪; 9、被害人对犯罪的发生有一定责任的。 (二)犯罪客观方面 1、危害行为持续时间较短的; 2、犯罪时间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3、犯罪地点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4、犯罪方法、手段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5、违反非刑法法规、规章制度情节较轻的; 6、特定义务来源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轻的; 7、防卫不适时的; 8、避险不适时的; 9、避险中的自救行为; 10、冒险行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三)犯罪主体方面 1、偶犯、初犯; 2、年逾古稀的老年人犯罪; 3、一般残疾人犯罪; 4、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疾病影响而智力低下控制力弱的; 5、犯罪前表现一贯良好的。 (四)犯罪主观方面 1、间接故意较直接故意为轻; 2、疏忽大意过失较过于自信过失为轻; 3、激于义愤的犯罪(非“大义灭亲”的犯罪); 4、犯罪目的、动机特殊,反映主观恶性程度较轻的; 5、对犯罪无违法性认识的; 6、假想防卫; 7、假想避险; 8、坦白交待罪行的(非自首犯); 9、认罪态度较好的。 (五)其他酌定从轻处罚情节 1、犯罪对社会影响较小、民愤不大的; 2、根据当地形势需要从轻处罚的; 3、需要从轻处罚的其他酌定情节。 二、酌定从重处罚情节 (一)犯罪客观方面 1、犯罪对象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重的; 2、造成了一定危害结果或者危害结果较重的; 3、有能力和条件消除或减轻危害结果而放任不管的; 4、拒不退赃或退赃较少的; 5、有能力赔偿损失而不主动积极赔偿损失的; 6、犯罪人与被害人关系特殊需要从重处罚的。 (二)犯罪客观方面 1、危害行为持续时间较长的; 2、犯罪时间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重的; 3、犯罪地点特殊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重的; 4、犯罪方法、手段反映社会危害程度较重的; 5、违反非刑法法规、规章制度情节较重的; 6、挑拨防卫。 (三)犯罪主体 1、再犯(非累犯); 2、犯罪人是有犯罪经验和犯罪技能的人; 3、国家工作人员非职务性犯罪; 4、犯罪前一贯表现不好的; 5、犯罪人是有较强认识和控制能力的人。 (四)犯罪主体方面 1、深思熟虑的故意犯罪; 2、过于自信的过失(较疏忽大意的过失)为重; 3、犯罪目的、动机恶劣、卑鄙的; 4、拒不坦白交代罪行的; 5、认罪态度较差或不好的。 (五)其他酌定从重处罚情节 1、犯罪对社会影响较大或民愤较大的; 2、当地、当前形势需要从重处罚的; 3、需从重处罚的其他酌定情节。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