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农村土地分配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
释义 | 一、农村土地分配的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农村土地分配的法律规定是: 1.由村委会或乡镇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按照国家和地方政策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 2.农村土地分配的方式有多种,如按照家庭人口数、按照劳动力数量、按照土地面积等进行分配; 3.农村土地分配后,农民可以自主选择种植作物或养殖家禽家畜等,也可以将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民或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 国家保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农村土地分配不均怎么办 法律网提醒您,农村土地分配不均该找土地管理部门、农村经济组织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监管,农村经济组织管理部门负责农村土地的管理和承包经营权的分配等事务。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 三、农村土地分配的原则 1.依法依规、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民法典》、《农村土地承包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既要尊重民意,又要符合政策,做到不违规、不漏项、不损害农民利益、不留后遗症。 2.按户确权、保持承包权稳定。从实际出发,按户确权。在确权登记颁证中,以已经签订的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和已经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为基础,以此次登记前最近的承包关系为依据,参照二调成果对土地面积进行校准。尊重农民意愿,结合村组实际,在保持家庭承包权长期稳定的原则下,根据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意愿,允许村组对承包地适时适当作调整。 3.试点先行、有序推进。采取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的办法,试点选择由各地自行确定。可以在已流转或正准备流转的土地先行着手,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地进行试点,对承包关系比较清晰,条件比较成熟的地方可率先加快推进。 4.分类指导、民主协商。根据平原、丘陵、山区及民风民情等特点,分类实施,不搞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重大事项均应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在积极引导、民主协商的基础上,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开组内村民大会并经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同意。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十四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一十七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