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教唆犯怎么判罚 |
释义 | 未成年是国家保护的对象,并且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受坏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对于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罪犯该怎么判罚呢?接下来跟着法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教唆犯怎么判罚 1、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我国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 2、根据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划分,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是有差别的。 (1)被教唆的人可以独立承担刑事责任的 教唆犯作为共同犯罪中共犯的一种,其成立的基本前提就是被教唆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而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只有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对自己的全部犯罪行为,以及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对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才承担刑事责任。因此,只有对此范围内的未成年人进行教唆,才构成刑法意义上的教唆犯,适用刑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承担刑事责任。 (2)被教唆的人本身不承担刑事责任的。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以及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实施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以外行为的人,是不具备犯罪主体资格的,对其进行教唆,不是共同犯罪,因此教唆者也不成其为教唆犯,不属于刑法第二十九条的调整范围。 如果根据“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原则,对这种非教唆犯的教唆者,我们似乎不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但问题是,社会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如教唆幼儿在商场门口偷窃,利用小孩的年幼无知让其投毒杀人,并且这种行为在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方面,与教唆具备犯罪主体资格的未成年人犯罪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刑法严厉惩罚后者而放纵前者是不合逻辑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一般地说,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 2、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14周岁不满16周岁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相关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对所有的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应当根据情形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上述文章法律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教唆犯怎么判罚”,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击坏人对他们的腐蚀,法律作了特别规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但具体该处以什么罪行,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希望上述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