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撞伤人后肇事逃逸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释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生活节奏很快,车流密集,交通事故更是屡屡发生。当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该报警处理而不是选择肇事逃逸。想必很多人都想要了解,撞伤人后肇事逃逸处罚标准是怎样的?下面由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一、撞伤人后肇事逃逸处罚标准是怎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半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应当受行政处罚,赔偿经济损失,如果造成重伤或者死亡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当事人逃逸或者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民法通则》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赔偿费用少则几千块,多则上万元甚至于几十万元,如肇事车辆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赔偿时,保险公司有先予支付的义务。但如果肇事车辆逃逸,按《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就不再承担保险责任,车主要承担全部的赔偿费。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1第2款规定,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司机,不论其造成交通事故后果的大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都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肇事逃逸构成要件
    1、已发生交通事故。这是一个事实前提,也是一个逻辑顺序问题。发生了交通事故必然存在损害结果。得先有事故才谈得上逃逸问题。
    2、肇事者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因素。如果行为人并未意识到自己制造了交通事故,则不成立肇事逃逸。
    3、肇事者需持有逃避法律追究的主观目的。从而采取逃离现场的方法逃避法律责任。
    上述三个构成要件缺一不可。只有同时具备时方可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综上所述,撞伤人后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您有其它问题,可以登录法律网的官方网站,免费咨询律师!
       如果您还想了解关于肇事逃逸处罚的相关内容,法律网小编为您推荐:
           ◆摩托车肇事逃逸处罚怎么罚
           ◆无证醉驾肇事逃逸处罚怎么罚
           ◆2018轻微刮蹭肇事逃逸处罚
    
    
    拓展阅读
    
  • 肇事逃逸处罚是刑事处罚吗
  • 轻微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标准是什么
  • 轻微肇事逃逸怎么处罚扣分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