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法规有什么 |
释义 | 一、劳动法规有什么 1、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8月3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1992年4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 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1978年6月2日)。 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1978年6月2日)。 2、行政法规 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1981年3月14日)。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日)。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89年9月30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 失业保险条例(1999年1月22日)。 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1月22日)。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1999年9月28日)。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2002年10月1日)。 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 残疾人就业条例(2007年2月5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7年12月14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年12月14日)。 ![]() 二、劳动合同订立形式及其适用范围 1、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包括哪些? 《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2、劳动合同应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现行还有一些没有讲明的地方,但对于基本以及现在出现的大部分法律问题都能详尽说明,上述就是法律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劳动法规有什么”的相关内容。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法律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