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间借贷主体是什么
释义   一、民间借贷主体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法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本规定所称的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第十一条规定,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释的定义扩展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规定,该规定限定民间借贷主体中的一方必须是自然人,将民间借贷限于“公民之间的借贷纠纷,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以及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纠纷”。同时,法释第一条与第十一条可作整体理解,第十一条对第一条规定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效力作了原则上的肯定,这是对2013年全国法院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会议精神的吸收及固化,即“对不具备从事金融业务资质的企业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所进行的临时性资金拆借行为,如提供资金的一方并非以资金融通为常业,不属于违反国家金融管理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不应当认定借款无效”,同时与国务院授权、由央行及银监会起草的《放贷人条例》中关于部分认定有效的思路趋于一致。
    
       二、金融机构能为民间借贷主体吗
    法释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中曾明确规定“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法释重申了这一规定。自央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出台后,金融机构(城乡信用社除外)贷款利率不再设定上限,商业银行贷款和政策性银行按商业化管理的贷款,其利率不再实行上限管理。此后央行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空间已全面放开,因此对金融机构的放贷行为亦不涉及对借贷利率是否超出四倍上限的审查。
       三、民间借款利息受法律保护吗
    关于民间借款利息,法律是规定的:
    1、立法原则和精神。
    根据合同法对自然人之间的利息规定,总体上体现为意思自治原则,即利息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约定。只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法律是允许的,并予以保护。
    2、法律推定。
    立法考虑到民间借贷很大部分是亲朋好友之间发生的这一特殊性,且绝大部分为生活所需而建立的借贷关系,所以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双方对利息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3、限制高利率。
    合同法规定了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为约定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
    4、限制以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
    以上就是法律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民间借贷主体是什么的相关法律知识了。综上可知,民间借贷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或者相互之间资金融通。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
    
    引用法条:
    [1]《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一条
    [2]《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十二条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3: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