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行政诉讼判决有哪些类型? |
释义 | (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 持。 (二) 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 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 、主要证据不足的; 2 、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 3 、违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职权的; 5 、滥用职权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四) 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 作为对上述第(二) 项的补充,行诉法又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 政行为的, 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 为。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有关内容的规定 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第十七条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八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十九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条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