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是合伙人股权 |
释义 |
一、什么是合伙人股权 在我国,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权可分成两个类别:资金股权部分、经营管理股权部分。资金股权的确定需要区分投资者的类型,一般来说个人投资要根据投资人的个人特性来判断,并且有相应的专业评估方法。而经营管理股权部分,总体比例确定之后,还可以根据个人在团队中职责和能力进行评估。这是容易存在争议的地方,一般建议设立简单的虚拟股权绩效评价系统。即在创业过程中让股东的股权随着个人绩效的变化有一定调整幅度的激励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九条规定,合伙人的出资、因合伙事务依法取得的收益和其他财产,属于合伙财产。合伙合同终止前,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财产。 二、怎样进行股权分配 经营股权的分配比例需要按照职责、岗位来区分,而不只是按照个人来进行分配。当然,股权分配可以根据企业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从法律角度分析,出资比例决定股权比例。但在企业的实际运营中,为了保持企业的生命力,股权比例也应当考虑创始人的贡献和价值,所以创始人应当预留股权调整的空间,定期讨论审查调整股权比例。关于出资比例和股权比例的对应关系等具体的股权分配问题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给予指导,避免风险和债务。 三、合伙人和股东有哪些不同 1、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合伙人适用于《合伙企业法》,股东适用于《公司法》。 2、身份不同,合伙人是依照《合伙企业法》成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即非法人组织的投资人;股东是依照《公司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即独立法人单位的投资人(股东名册置备于公司,进行工商登记)。 3、出资不同,普通合伙人除了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财产出资之外,也可以用劳务出资。股东是不允许用劳务出资的。 4、责任形式不同,合伙企业因不具备法人资格,故也就没有独立的责任能力,故普通合伙人对于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公司,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有独立的企业财产权,并以公司自己所有的全部财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股东仅在出资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 在成立合伙企业后,合伙人要明晰股权分配问题,可以结合出资比例、创始人的贡献等因素合理分配股权。通过阅读上文,相信大家对什么是合伙人股权问题已经有了详尽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其他法律方面的问题,欢迎来法律网,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答疑解惑。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九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