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民事权利处分原则
释义
    一、民事权利处分原则
    1.民事权利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原则源于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它决定了民法的平等自愿这一公理性原则。
    2.民事法律关系的这种特性又进一步决定了民事诉讼的特性,即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争议解决过程。
    3.实体法领域中的公理性原则也必然要在民事纠纷解决领域中得到具体体现和延伸。
    4.没有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自由支配,民事主体对民事实体权利的自由支配也就不能实现。因此,在民事诉讼法中确立处分权原则是十分必要的。
    二、处分原因与法律基础
    1.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当事人是否起诉或终结诉讼,何时或何种内容、范围对何人起诉,原则上由当事人自由决定,国家不能干预,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应当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2.这一原则确定了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基本作用,这样的定位是符合民事诉讼的性质和特性的。按照处分原则的要求,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有权支配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
    3.根据处分原则的这一要求,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在诉讼中对其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权以及方式都有具体规定,比如起诉制度、上诉制度、撤诉制度等。
    
    三、处分原则的法律内容
    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诉讼只能因当事人行使起诉权而开始,因当事人自主的撤诉行为而结束。
    这意味着,没有当事人的起诉,法院不能主动介入纠纷;同样,当事人可以自主决定何时结束诉讼,通过撤诉行为实现对自己诉讼权利的处分。
    2.诉讼请求的范围由当事人自行决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的事项法院不能对其做出裁判。
    这体现了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的处分权,法院不能超出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范围进行裁判。
    3.当事人可以在诉讼中变更、放弃和追加诉讼请求。
    这是当事人对自己诉讼权利的重要处分,允许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诉讼请求,有助于更好地解决纠纷。
    4.原告可以放弃已经提出的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双方可以在诉讼中就民事争议的解决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
    这些都是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有助于促进纠纷的和解和调解,减少诉讼对抗,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民事诉讼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原则,它体现了当事人对自己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分权,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促进纠纷的公正、高效解决。
    是否曾考虑过在民事诉讼中如何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法律小助手法律网将持续为你解读更多法律知识,记得关注我们的更新,一起成为法律小达人!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