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倒签合同是如何定义的 |
释义 | 一、倒签合同是如何定义的 倒签合同是指合作双方在合同签订生效之前已经开始实际履行合同项目合作,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或在合同履行完毕后补签合同的现象。 法律网提醒您,《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倒签合同的纠纷怎么解决 倒签合同的纠纷如下解决: 1.和解。和解是指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 2.调解。调解是指在第三人的主持下,通过运用说服教育等方法来解决纠纷; 3.仲裁。仲裁是指发生合同争议的双方当事人,达成的仲裁协议,根据仲裁协议去仲裁机构仲裁; 4.诉讼。诉讼是指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三、倒签合同的证据包括什么 倒签合同的证据包括: 1.证明存在合同关系的证据:包括合同原件、补充协议、备忘录、聊天记录、邮件等。 2.证明对方欺诈行为的证据:包括录音、录像、短信、邮件等证据,能够证明对方以欺诈手段诱使自己签订合同。 3.证明损失情况的证据:包括财务报告、银行流水、快递单据等证据,能够证明因对方的欺诈行为导致自己遭受经济损失。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