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侵权财产的赔偿范围的标准是什么? |
释义 |
一、侵权财产的赔偿范围的标准是什么? 侵权财产的赔偿范围的标准是: 1.直接财产损失,比如在侵权事故中导致丢失的财物; 2.修复的损失,也就是修复财产所需的花费; 3.折旧费用,比如车辆的折旧损失; 4.牲畜等因治疗所需花费的治疗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财产受到侵犯如何起诉 1.递交诉讼状; 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等; 6.法庭辩论,包括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等; 7.法庭辩论终结,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8.判决宣告。 三、侵犯财产罪的主体 法律网提醒您,侵犯财产罪的主体,有的是一般主体,有的是特殊主体。多数犯罪是一般主体,如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少数犯罪是特殊主体,要求由具备一定身份的人员构成,如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另外,根据刑法典第17条对于抢劫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十七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