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犯罪子女要赔偿吗 |
释义 |
一、父母犯罪子女要赔偿吗 父母犯罪子女是否赔偿,是要分情况而定的,首先,父母犯罪,并且造成一定的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受害人拥有要求其赔偿的权利,父母就自己所有的财产来进行赔偿,若父母所有的财产足够清偿受害人的损失,子女就没有赔偿的义务;其二,父母给受害人造成损害并且自身也死亡,或者未死亡但赔偿能力不足时,当受害人要求赔偿时,子女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但有一个例外当受害人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受害人要求赔偿,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 二、犯罪构成的四要件 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是使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行为人的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方面要件,有些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特定的犯罪目的。 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某些特定犯罪的构成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者损害特定的对象等。 犯罪构成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对准确、合法、及时地同犯罪作斗争,切实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无罪者不受非法追究,具有重要意义。 三、父母犯罪子女是否赔偿的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百四十三条 (一)刑事被告人以及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侵害人; (二)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 (三)死刑罪犯的遗产继承人; (四)共同犯罪案件中,案件审结前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 (五)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单位和个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亲友自愿代为赔偿的,应当准许。 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父母犯罪子女是否赔偿,是要分情况而定的,如果父母所有的财产足够清偿受害人的损失,子女就没有赔偿的义务。以上便是法律网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父母犯罪子女要赔偿吗的相关知识,若大家有什么不了解的亦或是有其他疑问的可以咨询法律网的律师。 引用法条: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百四十三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