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调解书与判决书的差别分析 |
释义 | 一、民事调解书与判决书的差别分析 法院民事调解书和判决书的区别具体如下: 1.适用的条件不同: (1)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当事人自愿、合法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而予以认可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2)民事判决书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经过审理,就案件依法作出判决时适用的法律文书; 2.体现的意志不同: (1)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在合法的前提下,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着重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 (2)民事判决书主要体现了人民法院依法行使的国家审判的权力; 3.反映的内容及其文书格式不同。民事调解书的格式较为简单,内容扼要,民事判决书的格式较为复杂、且内容详实; 4.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一审民事判决书在送达当事人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超过了法定的上诉期限,当事人不上诉的,才发生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即视为撤销。 二、民事调解书不履行后果 民事调解书不履行的后果是会被法院强制执行。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具有法律强制力和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通知其履行后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可采取强制的执行措施。在强制执行中,如果被执行人拒不执行,甚至以暴力、威胁方法予以阻碍,人民法院可根据民事诉讼法、刑法规定,可对其罚款、拘留直至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网提醒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三、民事诉讼调解流程包括什么 民事诉讼调解程序包括了: 1.受理纠纷: (1)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 (2)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 2.调查分析:受理纠纷,要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及时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进行研究分析; 3.调解: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充分说理,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