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案件开庭后宣判的最晚时间点是什么 |
释义 | 一、刑事案件开庭后宣判的最晚时间点是什么 对于一般的刑事案件,法院应当在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迟不超过3个月。刑事案件有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时间限制。拘留期限为17天。逮捕后,侦查羁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 而对于有可能判以死刑或是有附带了民事诉讼的案件,经过上一级的人民法院的批准,也是可以再延长3个月,如果还需要延长,则要由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准。 另外,适用于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一般会在20天之内审结,对可能判处有期徒刑大于3年的,可适当延长到1个半月。 二、刑事案件证人出庭程序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网提醒您,刑事案件证人出庭程序的规定是: 1.通知证人,告知证人出庭时间、出庭地点,告知案件情况; 2.提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3.向证人做出通知,并告知证人应当将真实情况进行讲述; 4.证人填写出庭作证保证书; 5.证人答辩。 ![]() 三、刑事案件公安侦查阶段律师能做什么 刑事案件公安侦查阶段律师能做的事情有: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了解案件的实情。申请取保侯审。代为申诉控告。 另外,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主要是审查各种法律手续,如拘留证,逮捕证等等,同时审查这些行为是否合法。更重要的是律师在这个阶段能接触到起诉意见书和鉴定材料,能清晰了解到犯罪的涉案数额、伤情等级以及被害人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请求等等重要案件情况。律师根据所掌握的案件情况及时向检查机关提出建议,如侦查机关上报的涉案罪名是够正确,侦查机关在审讯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有无违法取证的行为,侦查机关未注意到或者忽视的有利于犯罪嫌疑人的重大情节及证据等等。 在审判阶段,律师将根据事实、证据法律提出被告人无罪、罪轻,并请求法院充分考虑自己的意见。律师将依靠自己娴熟的法律知识,雄辩的口才,敏捷的思维,捕捉每一个有利于被告人的情节。并及时向法庭提出。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