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盗窃罪的认定及刑事责任
释义
    盗窃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我国刑法也对盗窃罪作出了相关规定。其实,生活中偷东西的行为不一定会构成盗窃罪,一些小偷小摸、因生活困难偶尔偷窃财务的,可能就很少认定为盗窃罪。那么怎么认定盗窃罪,刑事责任是什么?小编接下来法律网小编为您介绍。
    盗窃罪的认定及刑事责任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因此,根据盗窃罪的概念,其认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
    盗窃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所有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权能。这里的所有权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权,但有时也有例外情况。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盗窃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者多次秘密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所谓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取自认为不为财物的所有者、保管者或者经手者发觉的方法,暗中将财物取走的行为。其具有以下特征:
    (1)秘密窃取是指在取得财物的过程中没有被发现,是在暗中进行的。如果正在取财的过程中,就被他人发现阻止,而仍强行拿走的,则不是秘密窃取,构成犯罪,应以抢夺罪或抢劫罪论处。
    (2)秘密窃取是针对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而言的,即为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没有发觉。
    (3)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自认为没有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经手人发觉。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的;
    (二)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盗窃罪的认定以及量刑的问题。从小我们就要认识到不要小偷小摸,长大了才能树立起规则意思,不会触犯法律。
    
    
    拓展阅读
    
  • 盗窃罪认定证据
  • 盗窃案不立案怎么办
  • 盗窃取保候审的条件

    
随便看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eaol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