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刑事立案了民事还能诉讼吗 |
释义 | 一、刑事立案了民事还能诉讼吗 原则上不能。 1.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当一个案件既涉及刑事方面又涉及民事方面时,通常采取“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进行处理。 2.也就是说,在刑事案件正在审理的过程中,民事部分通常会被中止,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确保刑事案件的事实查清,以便为民事赔偿等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3.如果民事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责任承担,那么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审理,并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也体现了这一点。 第一百零一条明确提到,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这意味着,民事诉讼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刑事诉讼的结束是民事诉讼得以继续的前提。 二、刑事诉讼中附带民诉 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 1.当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被害人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这意味着,在刑事诉讼的同时,被害人可以一并提出民事赔偿请求。 2.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可以是被害人本人,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那么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3.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也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4.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或者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裁定。 5.《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还规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 6.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 三、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 在刑事案件中,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满十四周岁的人犯罪。根据我国法律,未满十四周岁的人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因此不承担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即使他们犯了罪,也不会受到刑事处罚。 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刑法规定了对于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超过这个期限的,一般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立案与民事诉讼的先后关系是否让你豁然开朗?如果还有疑问,或者想深入了解其他法律知识,别忘了在法律网上发起咨询,我们会为你提供更专业的法律建议。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问答库收录2074234条法律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析,是法律学习是实务的有利工具。